2017年8月6日星期日

甘肃崇信原民代教师维权信访局长岂能以“认命”来作答

作者:崇信民师
90年代初,位于甘肃省东部的崇信县,虽然人口不足10万,可名嗓一时!崇信全民共投,代表共选,是时任该县黄寨乡党委书记,民办教师出身的崇信籍刘登堂做了“县太爷”,县长侯选人被迫“搁浅”。就是这个县长,以崇信仅有的煤炭资源,中外合资陇港彩袋厂在崇信的投建,以及宝中铁路的开工建设,使崇信摇身一变,成了“财政自给县”;也是这位县长,使崇信火车站建在距s304线几里开外的偏僻小山沟,非但没能让崇信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倒是坐趟火车还得掏2.5元;更是这位县长,对当时民办教师要求提高待遇,他一句“小泥鳅还想起大波浪?”使民师问题久拖未决,又经一届届领导更迭,“恶性环境”的侵蚀,民师问题成了“肿瘤”,一直遗留至今。

崇信原民教,除了乡聘社请的外,还有一大批由政府拔款,教育局开办的原红专学校“同期招考,分期培训”的第二期32名民教班学员,中央电大崇信首届教学班分配教育的9名电大生,委()培的外语学院生,县教师进修学校中()师毕业生,他们是在崇信生源“膨胀”时期,随着“扫盲”,“普九”席卷全国,崇信县为了显示重视教育程度,补充中小学师资力量,为了“扫盲”,“普九”早日得到国家验收,不惜财力人力,配备的教师后备力量。他们月薪40多元或70多元,工作勤恳认真,无怨无悔,算得上“物美价廉”的劳动力,都在为名不副实的“财政自给”“添砖加瓦”。想不到的是甘肃省对民办教师摸底建档,以19841231以前为分界线,原红专学校学员“漏报”,其他“四生”也“中枪”,其称谓也以“代课教师”而取代。政府许诺的“在册培训进修”成了天大的谎言。随着领导至朋亲友这些“专业人才”的引进,“消化”了上级下达的转“公”的指标。崇信教育成了“民转公”的“堰塞湖”。[1997](32)号文出台,提出了民师问题的“关、招、转、辞、退”五字方针。民师的“潮讯期”即刻来到。崇信县先是以不派主课“逼”退部分民代教师,03年左右,对民代教师来了个“卸磨杀驴”,“一切刀”,不给或一部分给(有些乡镇满一年教龄补一个月工资)补偿金。至此崇信原民代教师(7人因个中原因至今代教外)其余全部“清退”。
呜呼!“接手”的是一个个愣头小青和姑娘,谁想别知天命之年,却被无情的“遗弃”在社会一个个角落,成为“弱势群体”
人一旦切身利益受到极大伤害,并迫及到生命安危时,都会本能的做最后一丝挣扎。
民办教师,虽说在崇信已成消失的称呼,成了崇信“教育的历史性遗留问题”,是问题就有原因,就要解决。崇信原民代教师开始走上了艰难的上访维权之路。

近日,甘肃省崇信县5位原民代教师向该县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复查委员会递交了行政复议行政书,不仅没受到一丝哪怕是谎言的安慰,倒是领教了县信访局长的戏侮嘲弄,并得到了局长“认命”的建议。原民代深感维权的艰辛和无奈,更叹服当下为官者的不做为,“踢皮球”,官官相护的悲哀!

据不完全统计,崇信县原民代教师不足300人。极少数人因贫病交加,逼迫离岗,还有几个因无钱看病早早离开了人世,绝大多数的是县聘民教。他们来自于84民教班二期学员,崇信首届电大生,外语学院委()培生,中()师毕业生。虽然当时他们确是专业型,骨干型的民代教,可是随着“特殊人才”的引进,各路“空降兵”的入驻,崇信县政府教育局变脸比翻书还快,否认一切,全部“清退”原民代教师。

回归农村的原民代教,且不说种粮赚钱与否,单就种地的经验,早被人嗤之。经商无资金,打工没经验,只好倘佯在建筑工地做小工。要赡养父母,要抚育子女,儿女上学,婚嫁,在村里,他们是真正地“贫困户”,可就因为曾是“民教”,低保,贫困救济根本沾不上边。

“穷”则“思”变,的确,原民代开始转变思想了,自己的一切都是因政府不公正,不公平而造成的,为了活命,为了死而无憾,他们不约而同走上了不知尽头的“维权”之路。

怎么反映?向哪里诉说?原民代教师摸不清方向!曾有人向甘肃省教委和国家教育部投了诉求书,反馈的信息是“原民师问题,地方是解决的主体…”“皮球”踢给了地方。

517月,23日,绝大多数原民代教师来到崇信县委信访办“维权”。他们保持着原有教师的尊严,理性,和谐,文明的静候在县委政府统办大楼马路一侧,只选出5位代表,向县委信访办递交了诉求书,并口头陈述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了他们的理由和要求,县教育局说“你们这是历史遗留重大问题,三个月内给你们答复。”等不起啊,也不是办法,745名原民教代表,又去县委信访班催问,这一次,教育局,人社局都来了一位副局长,经过交谈,他们说答复还在进行中,824之前答复。就在民师翘首期盼之时,出乎意料之外,崇信县人社局,教育局714送达到“信访答复函”。对原民教师6条诉求全部否认,诸如“没有解决的相关政策”,“民代不在城镇养老医保范国”,只字不提政府出资委代培,是在编过的,县聘的,还编造了“考试录用”的谎言,文后还提醒“收到此答复函如有异议在一个月之内在县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委员会申请复议,否则同一问题再不受理”。

82,原民师只选派5位代表去县政府信访事项复查委员会提出申请复议。民师还是讲]以前说过的事实与理由,如今的惨状及要求。早已听得不耐烦的信访局局长朱兴堂,开始了他“一言堂”的说教,什么“没政策”,“财政紧”,“你们自动离岗”“录用考试怪你没考上”…
“给你们指条路,要么去法院告政府县教育局,要么怪你们命不好,认命吧…”

先不说“民告官”,法院是否会受理,也不说能有几成胜算,单就这“认命之说”,竟出自堂堂政府“窗口”信访局的局长口中,真叫人啼笑皆非。

“命”其意有二:一是性命:二是命运。出自朱局长“认命”当属后者。是啊!他们命不好。命运被人一直操纵着,响应了政府号召,听从了政府的安排,即使有关部门阻挠了他们仅有的一次“招工”“选干”的机会,即使成了“不在册”的“代课教师”,还是毫无怨言,默默奉献,直到彻底“清退”了,才幡然省悟。他们的命运的确任人宰割了。

关于信访习近平说“下达力气把信访突出问题处理好,把群众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信访部门是贴近人民,接近现实生活的“窗口”,理应“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强权压制上访,是自我否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自搧耳光,势必激化矛盾,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信访局长的“认命”,其实就是让访民“息访”,那国家设这么个机构,纳税人养活这几十号人,还有什么作用?信访局长你岂不也成了“样子货”,不“失业”才怪呢!

信访局长“认命”之说,是“不为民”“不做为”的“官本位”思想态度的体现,是对崇信民代教师的嘲弄!必将造成民怨沸腾,激化社会矛盾。

请问,朱局长,你意欲何为?